報道|《給十九歲的我》爭議中獲最佳電影 導演領獎:問心無愧、續努力讓電影向全宇宙面世


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因倫理問題陷入爭議,最終停止公映。電影早前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評選為最佳電影,頒獎禮今日(8 日)舉行,影評學會稱,凡符合候選標準的電影均會自動入圍被會員討論及投票,當中並沒有取消、退選或重選的機制,「不會因為事後的公眾爭議而推翻之前的評選結果,否則行之多年的評選機制將形同虛設。」

《給十九歲的我》導演張婉婷缺席頒獎禮,聯合導演郭偉倫及監製黃慧則上台領獎。郭偉倫領獎時稱,原本以為電影已經完成拍攝,但因背後發生更重大的事情,致仍未結束。他稱團隊會繼續觀察及回應,「我們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問心無愧,我們沒有強迫學生拍攝。我相信香港仍是一個公道的社會,仍是一個講道理的社會,有機會我們會向大家交代何謂事實。最後,很感謝在座嘉賓及記者對這套電影有興趣,一部未有機會在香港上映的電影,會繼續努力令它可以向公眾、世界、全宇宙面世。」

商台報道,監製黃慧則在台上感謝大會頒發獎項,相信今次是《給十九歲的我》的唯一和最後獎項,指大會在決定最後結果後,發生爭議,明白校方有需要保持緘默,希望息事寧人。

影評學會:外界無從判斷背後是非

影評學會今日發稿指,由於每部電影製作背後的實際運作皆受投資方/出品方、資金、時間、人力資源、社會環境等等因素而有異,作為專業的影評團體,評論時只會聚焦作品本身。「至於作品背後種種是非,外界往往無從判斷,故評選獎項時不會考慮製作和商業背後的操作。」對於《給十九歲的我》的風波,該會稱希望校方、製作人員與學生三方能保持溝通,解決公映爭議。

該會稱,秉持維護電影評論的獨立自主性,經九小時激烈討論,衡量候選電影的優點和不足後,在第三輪投票中,《給十九歲的我》獲過半數支持,成為本年度最佳電影。

翻查資料,電影評論學會於一月中公布,《給十九歲的我》獲選為今年度「最佳電影」,而《給》於 2 月 2 日正式公映,並於四日後宣布停止放映。

影評學會又表示,珍視此次風波引發社會上對紀錄片拍攝倫理的討論,將邀請會員參與內部討論會,深入交流紀錄片拍攝上的種種意見,並將內容出版。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