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昨(24 日)舉行本地競賽頒獎禮,今年獲「特別表揚」獎的包括短片《未能接通》、《兩耳》及《爺爺來訪的夜》。其中由陳家雯執導的《未能接通》及由阮智謙執導的《爺爺來訪的夜》均因為未能通過電檢要求,放映版本出現「黑幕」。陳家雯領獎時表示,雖然作品有風波,但希望一眾創作者「Please hold on,我哋盡力去做,等到天光之後,我哋仍然有自由去做大家嘅創作。」
本屆的鮮浪潮大獎、最佳攝影均由何思蔚執導的《直到我看見彼岸》獲得。該故事講述兩名兒時玩伴常在屋邨廣場玩「爆旋陀螺」,惟其中一名男生移民在即,離別之前,二人漫不經心地玩樂,等待著道別之日。
何思蔚獲大獎時發表感言,「突然覺得站在這裡有點孤獨,因為想把這獎的重量分給所有參與作品的朋友。」她多謝所有工作人員、演員分享各自的故事和經驗,最後說,「好開心認識各位參賽者,完成一條短片係好唔容易,大家都畀啲掌聲自己。」
獲「特別表揚」獎的 3 部作品中,《未能接通》講述兩名女生相繼因情緒問題嘗試輕生,而故事其中一段的時代背景是 2019 年。該片片長原為 26 分鐘,放映版本經刪剪至 24 分鐘,當中共出現 6 段黑幕。
《未能接通》導演陳家雯曾於早前映後談向觀眾解釋,鮮浪潮是根據短片原本版本作評審,而非放映版本。
錢小蕙、簡君晉、劉國昌等本地競賽評審在評語中指《未能接通》「以細膩的鏡頭描繪這個無比脆弱的城市,剪接將開 Uber 女孩的遭遇與城市的黑夜交錯呈現,縱使求助電話未能接通,最終觀眾仍能清楚接收到作者訊息。」
陳家雯獲獎時表示,雖然作品有些風波,但她認為正如片名《未能接通》一樣,「我哋有啲現狀係未能接通,但係我想大家 please hold on,我哋盡力去做,等到天光之後,我哋都仍然可以有自由去做自己嘅創作。」
另一獲獎作品《爺爺來訪的夜》亦出現 4 段「黑幕」。該故事講述社會歷經動盪以後,主角的摯友離鄉別井,留下來的她繼續背負沉重的記憶過活。評審在評語中形容是「過去幾年的社會動盪帶來諸般忐忑與不安,決定自己的去或留變成一種迫切的存在困境。全片瀰漫著焦慮感,一如近年年輕電影創作者的作品。」
導演阮智謙發表感言時感謝團隊,「好願意繼續畀自己相信嘅嘢出嚟」,望短片能為觀眾留下一些感受。
由古本森執導的《兩耳》同樣獲頒「特別表揚」獎。該作品講述一名喪妻男子阿廣,在尋死前撥打「173」熱線,與女郎互訴愁腸。該故事的創作意念源自於一篇關於輪椅女子從事性愛電話服務的文章,並以該作品致敬這群另類性工作者。
評審評價該作品「以一鏡手法來拍攝一個男人臨終前的一通電話,充滿野心、膽色和自信。」古本森則在獲獎時表示,該獎項鼓勵了他和團隊對創作有更多想像。
鮮浪潮主席杜琪峯、MakerVille 行政總裁魯庭暉及導演劉國昌等昨日出席頒獎禮。杜琪峯致辭時表示:「看到很多參加過鮮浪潮影展的年輕人都一一入到行,是很大轉變,這平台已差不多完成(使命),現階段最重要是看這些年輕導演發揮有多大。現在機會多了,也希望能珍惜機會。無論得獎與否都不重要,沒有獎不等於沒資格,導演的路很長,需要自己想像,只要有熱情和堅持總會有出頭天。」
***
第十七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競賽得獎名單:
鮮浪潮大獎:何思蔚《直到我看見彼岸》
最佳導演:余淑培《祝君安好》
最佳編劇:林璐《裊裊》
最佳攝影:何思蔚《直到我看見彼岸》
最受觀眾歡迎獎:林璐《裊裊》
特別表揚:
陳家雯《未能接通》
古本森《兩耳》
阮智謙《爺爺來訪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