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電檢令刪改內容  鮮浪潮至少 3 短片現「黑幕」 最長佔片長四成


近年被視為香港電影人搖籃的鮮浪潮電影節日前開幕,繼過去兩屆都有作品未獲電檢放映,今年有至少三部鮮浪潮短片電影因電檢要求刪改內容,放映版本出現「黑幕」(即畫面全黑)、靜音處理。其中開幕短片《My Pen is Blue,》的「黑幕」合共長達九分鐘,佔片長四成,當中更有一段長達四分鐘的靜音黑畫面,取代主角跟自己的對話。有使用「黑幕」的鮮浪潮導演向《Wave. 流行文化誌》表示,希望這種處理能觸發觀眾思考。

(更正:《My Pen is Blue 最長黑幕為四分鐘,非圖中所示的五分鐘)

今屆鮮浪潮電影節於上周五(9 日)開始,上屆鮮浪潮有作品因未獲電檢而取消放映,今屆尚未發生,但大會昨日在社交平台宣布,由於部分短片電影因「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頒令需要刪剪,導演改以黑畫面及靜音代替刪剪部分,故放映中途會有頗長此種情況出現,並非放映檔案損壞或技術故障,希望觀眾耐心等待及體諒。 

《Wave.》記者周六出席了兩場鮮浪潮放映,發現當中由陳家雯執導的《未能接通》及邵知恩執導的《My Pen Is Blue,》,片中都出現不少「黑幕」情況。

另外據了解,由阮智謙執導的《爺爺來訪的夜》亦有類似情況,全片 30 分鐘共有 4 段黑畫面,合共佔 4 分鐘。

邵知恩:剪爛條片真係好痛

上屆鮮浪潮大獎得主邵知恩執導的《My Pen Is Blue,》為今屆開幕短片之一,該片早前被電檢處下令要求刪改部分內容,否則須取消放映,導演最終以黑畫面及靜音代替刪減片段,最終順利過檢。

《My Pen Is Blue,》講述四年後,經歷過一些事情的年輕女生玲重獲自由,回到家中,遇見四年前的自己,展開了一場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邵知恩在映後談中提及,故事靈感源自近年香港有「牆內牆外」的說法,許多人正在等候著某些人歸家,又因而構思出故事的主角玲。「寫嘅時候構思一個女孩子……佢曾經因為出門口之後發生一些事,好耐冇返屋企,佢又同返出門前的自己對話。」

全長 23 分鐘的短片中,「黑幕」總共佔了 9 分鐘,即接近四成時間。當中更包括一段長達四分鐘的無聲「黑幕」,原本的短片情節,包括作為重頭戲的主角遇上數年前的自己一幕,則被「黑幕」隔得支離破碎。記者現場所見,期間不少觀眾都在漆黑中竊竊私語,討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映後談中,不少觀眾都提及「黑幕」片段。有觀眾將其形容為「行為藝術」,認為這種呈現方式反而能夠「話畀人哋聽香港而家變成點樣」。亦有觀眾表示沒有想像過「黑幕」所佔的時間會如此長,「愈長就愈深刻,更加體會到樣嘢。有啲嘢就算冇表達出嚟,但大家體會到。」

邵知恩席上回應使用黑幕時表示,短片中除了部分對白,亦有一些演員的神情及動作,如貼膠布、看書等,不被允許播出,因此以黑幕及靜音處理刪減內容,以保留作品的部分元素,並讓觀眾在黑幕中感受等待的過程。「我覺得,喺電影院的黑幕,其實佢唔係一個黑幕咁簡單。」在《My Pen Is Blue,》負責攝影的陳靖安(Tim)則回應:「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引起全場鼓掌。

邵知恩之後向《Wave.》記者表示,對於短片近半時間為黑幕感到心痛。她指向攝影師 Tim,「佢拍得好辛苦㗎!」作為導演,她見證團隊辛苦拍攝及製作,十分希望作品能被人看見,但最後卻未能展示成果,因而感到傷痛。她提到,短片的後期製作費時,因為中間的主角自我對話鏡頭需逐格後製,可是最終大部分鏡頭都被要求刪減,需以黑幕處理。「我每剪一刀,就重新睇一次,最後睇到條片剪爛嗰刻真係⋯⋯真係好痛。」

雖然短片近半時間為黑幕,但邵知恩指,片中的黑幕並非完全的空白。過程中,觀眾能夠有各自的思考。她本身想像,觀眾看到黑幕後會覺得「唔知段片講乜嘢、唔知做乜嘢,覺得作品未完成咁」,但她亦認為,無論觀眾對黑幕有何反應或思考,這個空間其實亦反映了一種自由。「大家諗咩都得,咁樣百花齊放都幾自由呀。」

陳家雯:相信作品需具時代意義

另一套放映時出現黑幕的鮮浪潮短片,是由陳家雯執導的本地競賽作品《未能接通》。短片講述一對女生,相繼因情緒亂流而嘗試輕生,故事其中一個時空為 2019 年。據記者所記錄,《未》共有 6 段黑幕,長度由一秒至兩分鐘不等。該片原本片長為 26 分鐘,但放映版本則為 24 分鐘。

《未能接通》早前推出預告片,當中短暫出現太子站、理工大學的外貌,但正片都沒有;預告片中唯一一句角色對白,「天光之後,你會做啲咩?」亦在最終放映版本中消失。

陳家雯出席映後談時表示,故事靈感來自親身經歷,經一輪構思醞釀後,嘗試將這經歷「散射到香港」,希望可以扣連更多人的共同回憶:「我成日覺得,一個作品要留在大家心目中,在時代裡有些意義,對我來說,好似需要回應這個社會大家共同面對緊嘅嘢。」

她又在映後談透露,全片最長的一段黑幕,原本內容有兩句 2019 年的新聞報道聲音,用意是以聲音帶觀眾回到那個時空,「唔想下下用畫面,影住 2019 年月曆」,但可惜最終只能用黑幕處理,她慨嘆:「想同演員講對唔住,但都要忍痛地刪走這部分,因為正如片名一樣,我哋有啲說話、回憶係未能接通的,喺現今香港。」

那一場五分鐘的戲份,陳家雯改用黑畫面代替,但長度則縮減一半,變成兩分鐘左右的「黑幕」,「因為我仍然天真地覺得,黑夜的感覺,如果可以縮短啲,就好喇。或者可以喺現場同大家一齊經歷黑暗,然後搵到啲光、搵到啲出口就好喇。」

首映之前,陳家雯在 IG 寫上以下文字:

「有些回憶注定是幽暗,是空蕩無聲的寂靜,像光墮進黑洞般無能為力。

絕望之前,至少讓我們待在一起,分擔恐懼,不至於被黑暗吞噬,彼此扶持,直到天亮。」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