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猛鬼 3 寶》黃鐦:新導演拍電影,必經之坎坷


黃鐦入行十年,一直希望正式執導筒。去年有人找上門問,「有無興趣拍鬼片?」「係咪真係可以有鬼先?」對方答允,黃鐦就接了下來。找合作無間的《金都》導演黃綺琳埋班任編劇,只花了兩三個月時間寫劇本,去年 10 月開機,轉眼一年後,處女作《猛鬼 3 寶》本周上映。

低成本下完成三個單元故仔,分別在片場、工廈、商場取景,少少鹹多多趣,輕輕鬆鬆個半鐘。導演也坦白,「我從來無諗過第一套會拍鬼片。」無他,新導演有光環,不少人都想拍話題十足或是走溫情、關懷路線的「易入口」題材。從牌面看,鬼片不算大路口味,怎看也蝕章。

「劇本都有條命。」黃鐦對此也淡然。好幾年前,他本來開始籌備一個政治「抽水」的劇本《刺殺黃大仙》,曾在亞洲電影投資會及幾個創投活動得獎,電影公司找了,編劇約也簽了,本來滿懷期望,但現實比電影更戲劇,故事也一直寫不好,至今仍在櫃桶底。

愈是用心栽種的愈是不發芽,後來的種子卻已結了果。痛苦嗎?他說不,《猛》總算是有堅持有突破也有嘗試,也有他想抒發的想法,總算是「恰如其分地完成了一件事」。更重要的是,他心裡清楚,這不會是他唯一一套作品,「我仍對這個電影圈,充滿很多幻想,對我來說仍有很多探索的空間。」

(《猛》演員凌文龍專訪,見此

鬼片有鬼就冇錢?

臨近萬聖節,打開電影搜尋 app,應節上映的本地鬼片似乎僅得《猛鬼 3 寶》,早前上映同屬單元式驚慄片的《失衡凶間》已落畫,票房僅得 88 萬。鬼片本已不屬大眾口味,持續幾年的疫情顛覆日常,連節日臨近怕也不太有印象,遑論看套鬼片,難怪訪問當日到黃鐦在工廈的 studio,他一看到記者即緊張地問,「覺得點?最喜歡邊個(單元)?」

聽完答案,他表示理解同時也有點失望,「其實我最鍾意第二個故仔,不過可能 execute 得唔好」,未幾,他又自我精神喊話,「唉,唔緊要啦!有啲波伏一定有。」

不知由幾時開始,每逢有鬼片上映,「有無鬼」總會成為其中一個關注點,由於內地嚴謹的影視規管條例,不能有鬼怪描述,不少香港電影為了遷就大陸市場,會選擇打擦邊球,劇情設計上盡量避免「真鬼」。如果有真的鬼出現,可迎合的市場少了,意味投資成本要降低。

「我覺得,拍鬼片無鬼,好自欺欺人啊,唔好咁,好投降啊個感覺。」黃鐦想當然地說,圓框眼鏡下眼神有種篤定。由是,本來沒想過自己會拍鬼片的他,當收到邀約,最堅持的就是,真的可以有鬼?「(香港的環境)將來都好難有機會拍真鬼,所以聽到有個 project 話可以拍鬼,我就『好啊,玩下』。留返一個咁樣有鬼的作品,都幾開心啊。」

圖:猛鬼 3 寶

如電影裡有一幕,集體撞鬼的劇組導演岑珈其,決定請真女鬼飾演女鬼一角時說了一句,「點解次次都要搵人扮鬼?」

訪問時大家也即場實驗:試講出上一套有真鬼的香港電影。《翻生爭霸戰》?但不是香港資本,算不算「港產」?眾人苦思良久,《糖街製片廠》?抑或《鬼同你住》?好像是了。雖不至於「絕種」,黃鐦覺得,都很大機會愈來愈少,「所以有得拍就拍啦,就是這樣。」

電影拍攝過程中也試過有人提出,如果劇本改做無鬼,或者可以爭取更多預算,但黃鐦不以為然,「本身個故仔,就算無鬼,都未必入到某個市場,那我們要遷就到甚麼程度?本身創作有這元素,那就寫這個元素的東西。」

敲定拍一套有「鬼」的電影,下一步要想的,是如何在低成本下創作。100 分鐘的故事,場景盡量減少是基本,那就可以減少外景次數和特約演員;盡量設計年輕角色,就可以起用新演員⋯⋯ 最後黃鐦和黃綺琳以三個單元故事為基調,分別用監獄、工廈和商場做主場景,最後只拍了 14 組戲就完成一部電影。

用電影寫出恐懼

他們本來也想拍得驚嚇些,寫着寫着卻成了喜劇,其一也是成本所限,「拍不到好勁的氣氛,就不要寫到想做恐怖但做不到,這些位有少少避。」其二,黃鐦和編劇黃綺琳本身都不是鬼片迷,黃綺琳甚至驚鬼,寫劇本的時候都不敢想得好恐怖。後來才克服心理關口,「『鬼』只是一個殼,就好似不同的物種,當 superhero 咁寫都得,一個有超能力的物種,它們遇到的有趣事。得到這個寫鬼喜劇的機會,就盡量將喜劇的部分放大。」身在台灣的黃綺琳和記者分享道。

那麼,究竟要在鬼片這個外殼裡裝些甚麼呢?真正開始動筆寫劇本時,黃鐦撫心自問,如今心裡最恐懼的是甚麼。他發現自己擔心司法制度崩壞,於是《猛鬼監獄》凌文龍飾大牌藝人醉駕開工,被截查都可脫身;擔心社會對同性戀議題的討論,於是有《猛鬼工廈》蘇豪飾恐同的士司機約女友 party room 爆房,結果引來色鬼纏身。

頭兩個故事都偏向黑色幽默,想表達的訊息也拍得隱晦,符合黃鐦黃綺琳一貫風格,「我們不是很直的人,也不是很喜歡直白的戲,寧願讓大家感受,用故事讓你感受。」

但電影來到第三個單元,卻突然急轉彎,幾近推翻黃鐦上述講的原則。《猛鬼商場》以金都為藍本,等待投胎轉世的小鬼在專賣婚宴服飾的商場流連,物色來生父母,直到商場沒落重建,各人面臨去留抉擇。由「我想保護呢個地方」到「在最壞的環境都要做最真實的自己」,許多對白聽來都相當直白,毫不掩飾。

用投胎借喻移民,再明顯不過,經歷過這幾年離散潮的香港人都看得懂,黃鐦也大方坦白是自己的心情寫照,「第三個故仔時適逢 Norris(黃綺琳)移民去台灣,我覺得身邊好多朋友都走了。」他的製作公司本來有 3 個人,兩個都離開了香港,黃鐦苦笑,「而家剩返我自己一個,有啲失落,咁啱要寫呢個故仔,就寫咗落去。」

記者問黃鐦,有沒有跟黃綺琳在製作公司的合照,他搖頭:「無喎,我哋唔影相喎…」最後他提供的照片,幾乎都是在工作現場拍攝。(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他想起拍檔相繼離港的當下,還沒甚麼感覺,大家都是臨別食餐飯,還心想「台灣有幾遠啫」,是直至疫情封關,想見面再也不能話飛就飛,恐懼才開始浮上來,「做電影或廣告,其實很孤獨,家人或同學不是很明你在做甚麼,有時真的很需要這些 working partner share 下,但他們不在身邊,咁你下下打電話咩,好似⋯⋯好懦弱的感覺。」他說完不好意思笑起來,不忘自嘲,「你睇我講嘅嘢幾真實。」

身處大時代,恐懼如此真實,連表達都來得如此赤裸,不止寫離散,也寫香港。拍攝現場聽到演員講出「想呢度開心返」一句對白,黃鐦甚至有點眼濕濕。正因如此直白,第三個故仔是拍得最不就手的,黃鐦這次仍想灑一次狗血,原因也不浪漫,只因為這是最多人容易有共鳴的話題,「想試個效果,當試下新嘢,咁啱呢個故仔,我覺得適合,咪做一次,最直的方法最易明。」

編劇黃綺琳也解釋,第三個單元是刻意寫得「商業少少」,「唔好模棱兩可,(與其)要觀眾諗咁多,不如『出直拳』,想講嘅嘢直接講。」她形容是為營造一種好的「離場感」,即是電影最後的劇情令人印象深刻,「而家好多香港戲都用這方法,開頭笑笑下,最尾感動煽情,這方程式好似行之有效,我們就嘗試參考下。」

黃鐦和《猛鬼 3 寶》編劇黃綺琳相識多年,也是製作公司的拍檔。(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坎坷之後仍是地獄

2017 年黃鐦和黃綺琳、梅諾謙等人曾舉辦「認真惡搞」的坎坷影展,放映各式奇片遺珠,當年他們慨嘆的,是懷才不遇、沒有資源創作等等的不順遂。現在回看當時的「坎坷」史,黃鐦形容「好 cute 囉」,「當時大家都未拍過電影,那時的坎坷好表面,其實算不上甚麼」,那種坎坷,反而更接近於一種成長的陣痛,「是一個試驗,問自己係咪想做電演的必經之路。」

2017 年一班年青影人惡搞坎城影展做坎坷影展,標誌性的棕櫚葉變成碌柚葉,既自嘲也圍爐(圖:坎坷影展)

繼續拍下去,他才發現,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坷坎要面對。以前爭取開戲,到現在開得成,過程其實同樣地獄」,中間處理過數之不盡的突發事件,打風、停電,背負百多人的攝製隊和捉襟見肘的 budget 臨時臨急找場景,拍攝過程壓力爆煲,最後都只能硬着頭皮一一解決。

如果說外在環境的坎坷,是新一代電影人的共同處境,還有內在的坎坷,「好老土,拍嘢有幾難,電話都拍到啦」。當門檻愈來愈低,對自我能力的質疑和焦慮感就愈大,拍攝或者剪接的時候,「發現自己真係拍得好差,點樣可以救呢?這些是比現場發生的地獄更恐怖,因為我的作品要見人了……認識自己的不足,那個位都好地獄。」

「可能朝早好有衝勁,然後晏晝已經覺得『好想轉行』,我係會在這狀態輪迴。」黃鐦甚至如此形容自己這幾年的狀態。有這麼誇張?他又笑起來,「即是像這樣的周期吧,可這又很正常的,證明你是真的想做這件事。創作人都係好脆弱㗎啦,哈哈。」

「除了拍電影唔識做其他嘢。」因為好玩,也是真心喜歡,「都玩咗十年啦,唔通去賣雞蛋仔?」

遲來種子先發芽

《猛鬼 3 寶》是黃鐦第一套長片,但他資歷不算淺。大學在英國華威大學讀工程,接觸過機燈組工作,回港後報讀「電影專業培訓計劃」,自此算是入行,認識了黃綺琳等電影圈朋友,創立廣告公司,頭幾年主力創作短片廣告。

直到搞完坎坷影展,黃鐦報讀了一個導演會課程,開始嘗試開戲,好多個故事都試過無限接近開得成,又沒有了。其中一個是兩年前的《刺殺黃大仙》,一個黃大仙顯靈,實際諷刺當時政治環境的故事,早已在 HAF 獲獎,但現實比想像荒謬,「現在回看,『哇好弱啊』,同埋我唔想好低手咁樣寫。我希望它不是我第一套戲,但會是我最好的一套戲。」

黃鐦心裡偏愛這故事,但愈緊張愈難寫得好,「可能因為太有期望,寫過二三十稿,都覺得唔好。」放在心裡很久的計劃開不了花,無心插柳開始的《猛鬼 3 寶》,劇本反而一個月就寫好。可能劇本也有它的命,「以前會痛苦啲,好想寫好想寫,一定要寫好,但而家覺得,無得逼。」

輾轉間,至今終於開拍第一套長片,有人會覺得拍鬼片浪費了「新導演」光環,「第一套拍呢套嘢?」但他倒沒太大所謂,雖然出身獨立製作圈,他其實不介意拍商業片,甚至先成為一名商業片導演也未為不可,重要的只是怎樣說故事,「有機會就去拍,我自己覺得是這樣。」

文/丁喬
攝/Nasha Chan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