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黃妍:以歌穿過世界混沌 療癒別人先醫好自己    


唱作歌手黃妍(Cath Wong)2018 年出道,短短數年,今年初已奪得「叱咤樂壇女歌手」銀獎,但當時不少網民在直播中留言,說不知道黃妍是誰。這一年,隨着知名度和粉絲增加,負評和壓力也多了,黃妍只一心想着,「是但啦,只要做得再好啲,就對得住自己。」

她繼續若無其事錄 podcast、唱 cover,做歌、出 show,也設計不同 project 和歌迷互動,例如到不同小店做「一日店長」等,同時學唱歌,不停看書和電影充實自己。本已是唱片公司同事公認的工作狂,她這年過得更忙,即使身體偶有毛病,也一直自覺沒問題,甚至形容自己「進步得好快」。

直至從合作無間的詞人王樂儀那裡,收到新作〈7 月 24 日大道〉的歌詞,黃妍一讀就哭了。歌裡描述的混沌狀態,原是她這一年寫照,「突然之間發現,原來自己曾經有過那些傷痕,只是不願意去面對。」她覺得很痛,而更痛的是,她在歌詞中同樣感受到王樂儀也有過類似傷痕。

原來這對拍檔見證彼此跌進迷宮,又重新走出來的過程。很多無以名狀的情感,最後都透過創作梳理,如王樂儀說,流行曲的作用,要說是陪伴或療癒也或許太重,「漸漸覺得,可能是很輕的,像你看新聞,發現有人和自己情況一樣;你聽到首歌,原來有個人都是這樣想事情。那一刻的同在雖然很微小,已是很重要。」

混沌就是難以言喻

黃妍去年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九道痕跡》,裡面很多歌曲都描述一種千瘡百孔的狀態,但歌聲清亮盈動,像一道晦暗世界裡的光束。當時她就說,下張專輯想多談這個世界正發生的事,在大家共同存在的地方一起感受。這一年她交出一系列與文學相關的作品,〈兩個月亮〉、〈Little People〉、〈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歌唱〉,把變幻不安、持續崩坍如廢墟的世界觀再推到極致,但晦暗中都隱約藏有透光的出口,彷彿可以慢慢、優雅地走過去。

最新單曲〈7 月 24 日大道〉也一樣。歌名來自日本作家吉田修一同名著作,但歌曲靈感則來自村上春樹《1Q84》,會有這個「混血」,來自她和長期合作伙伴王樂儀間的交流碰撞。完成上張專輯後,黃妍推介王樂儀讀《1Q84》,二人遂敲定可以此作為一系列作品主題後,今次新歌想談混沌,就輪到王樂儀叫她看吉田修一的書,最後決定擷取當中共通的混沌和孤獨感,構成〈7 月 24 日大道〉。MV 畫面呈現兩個時空:生活刻板的女主角,從一輛的士上跳下來,在隧道中悠然自得地穿行,從緊急出口的門進入怪誕的小說世界,正好也呼應系列主題《1Q84》。

訪問當日,跟黃妍約在堅尼地城一間樓上 cafe,她手上正捧着貼滿 post-it的《1Q84》和《7 月 24 日大道》兩本書,後者還是從公共圖書館借的,黃妍笑嚷著要投訴王樂儀,「無呀!本書絕咗版,套戲又搵唔到,本書又買唔到!」語氣精神得根本不像做了整天訪問的樣子。她說要先去換個造型,叫我們等等,不消數分鐘,腳跟都未套進鞋裡,她已跳跳下走回來,端正筆直地在沙發坐下介紹新歌,說話時常直視別人的眼睛,充滿朝氣和能量。

模範生一般的舉止,笑意盈盈卻談一首關於傷痛、混沌的歌。《1Q84》是她在疫情期間看的,對書裡描述的孤獨、沉鬱感一直念念不忘,想呈現那種氛圍,也呼應當下社會經歷動蕩後的不安和失落,「兩位主角身處在一個無出口的世界、一個困境裡,那種很朦朧的狀態。」敲定主題後,一直主力自己寫歌的黃妍,偶然機會下邀請到很欣賞的馮穎琪作曲,再把旋律交到作詞的王樂儀手上。

開始寫詞的時候,王樂儀先和她談論甚麼是混沌,分別身處荷蘭和香港的二人,在電話語音訊息中你來我往,黃妍凌亂地隨口傾吐了一大堆:從 26 歲轉行成為歌手、音樂圈各樣既定框架,到對自己的懷疑迷惘,「我大概理解到,混沌不就是一些,連說也不知如何說出口的東西,它如此模糊不清、凌亂不堪到無法用言語訴說。」

攤開傷口非自然

沿途忘記有過信心/沿途嫌棄每吋敏感/回頭才發覺我最初/渺小都不怕/初生的黑暗

到收到王樂儀的詞作,黃妍才終於看清這一年自己走過怎樣的路,和心頭時常出現的鬱結。年初她登上叱咤台,獲「叱咤樂壇女歌手」銀獎,同屆還有金獎鄭欣宜、銅獎林欣彤,當她在台上激動地多謝幕後團隊時,直播的網上貼文下,卻開始有網民留言批評她知名度低,或為陳蕾等其他未能獲獎歌手不值的聲音。她事後也曾受訪表示,當晚已收到 haters DM「WHO THE X ARE YOU」,連從不對她做音樂表達支持的父母,那晚都少有地發來訊息安慰,她記得父親說,「唔使灰心,你已做得好好,繼續努力做落去。」

黃妍叱咤後發文,「可能有很多朋友都不大認識我,沒關係的。我是個創作歌手,我會用我的音樂讓你慢慢認識我。」(圖片來源:ig @cathinwong)

被質疑和負面聲音包圍,黃妍以為自己無事,一心向前衝,學唱歌練技巧,卻不知道因此封閉內心,阻隔感受,她舉起雙手,一邊示意靜止的內心,另一邊示意如常運作的外在機能,「你明唔明呢個感覺?」

「當你知道得越多,卻寧可選擇放棄了你的敏感,沒有了信心,不去和世界連接,完全變成一個麻木的人。然後忘記了,其實你最初踏上這條路時,是多麼勇敢 — 會去吸收這世界給予的所有 signal,轉化成作品。」

有段日子,她像機器般學習技能,吸收知識,過程中卻沒有消化和感受。她自知這並不健康,於是慢慢調節,「我的內在要儲一大團力氣,夠強夠實淨,才可以打開這邊,慢慢去吸收外在的東西,這是個進程。」

這些內心的話,以前的黃妍不會輕易說出口。她在平民家庭長大,有個妹妹,父母管教嚴厲,她中學時試過被水煲滾水燙出水泡,父親也是罵她然後繼續煮飯,事後才去買藥,使她養成逆來順受的性格,不敢表露軟弱。她從小是個「乖乖牌」,在家沒有任何娛樂,父母總是要求她溫習,小黃妍逃離溫書的方法也只有就看課外書,才養成現在對文字、閱讀的喜愛。

轉捩點是遇上年紀相若的作詞人王樂儀。兩人在她出道那年寫第二首歌〈笑容迷路了〉因詞人周耀輝牽線而相識,先做了半年網友,待王樂儀回港後相約見面,發現對方有種觀察入微的能力,能輕易把她看穿,「佢係比較神奇的……樂儀一定會需要我好赤裸地將某件事的看法、某種回憶,毫無保留地攤出來。如果有保留地 cover 住,佢會知,我就會俾佢鬧。」

她一開始並不習慣,但後來發現,當她逐漸坦誠,王樂儀也會回饋對等,甚至更深入的分享,「佢會講佢自己的事畀我聽,我好自然就會講返我的事畀佢聽……就係有呢個咁信任的關係,一路碌碌碌到而家。」

直到王樂儀包辦黃妍上一隻專輯《九道痕跡》全部歌詞,過程中更和 Colin 麥濠麟、劉君冬等創作伙伴,一齊不斷挖開她的內心,逼使她攤開自己的慎怒、躁動、喜惡,「我唔鍾意講出來,但佢哋就好變態地,uh,就係成抽傷痕扯出來。」交出自己的心是一場冒險,慶幸她換來的,是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的創作伙伴。

歌手詞人同成長

王樂儀則跟記者分享,第一次和黃妍見面,是在九龍城某間 cafe。那次她把小狗 moon moon 也帶來了,「成件事好屋企、好親切,可能因為這樣,一開頭大家就已經好似會熟,親切感很強。」因為知道要包辦黃妍一整張專輯的歌詞創作,她想知道這個人經歷過甚麼,價值觀又是怎樣。

一開始,她感到眼前這女子「是個超級願意聆聽的人……她的聲音好開闊,常令我感到事情很清晰」,但同時又覺得對方「乖得很不真實」,王樂儀希望可以再深入一點去呈現黃妍的特質,這樣也許亦可連結到當下部分女生的心事,「因為每首歌都要說很個人的東西,又要連結到城市或周邊的人,就好自然要好深入。」

王樂儀(圖片來源:Cath Wong 黃妍 youtube 截圖)

她們成為朋友,「事無大小狗屎垃圾」都會在電話用 voice note 聊一餐,王樂儀也會在黃妍的作品中投放自己的心事。例如寫〈7 月 24 日大道〉時,她在香港的住所有些麻煩事,令她心情有點糟糕,加上人在異地,於不同城市、不同身分間遊走的徬徨混亂狀態,對照黃妍說起混沌時的徨惑不安,「雖然是很個人的東西,但我估都俾個(社會)氛圍影響,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行到去邊度。」

有趣的是,因為這首歌,黃妍終於意會到自己曾走過的混沌,王樂儀也發現,「寫完這首歌後,大家都好似穿得過。可能當你用一首歌、作品,或語言,一些實實在在的事物去駕馭它時,又真的會梳理得到。」

年華才擦過我兩手/風景怎麼鋪出鐵鏽/仍想證實我心壯麗像宇宙

黃妍也說,她一讀到歌詞就哭了,因為字裡行間不止記載自己的傷,也有王樂儀的痛,可幸的是她倆都選擇面對,並走過了各自的困局。兩人至今合作創作了 15 首歌,黃妍已不止一次感到,這些作品同時都令她們成長,「我覺得好神奇,我會放我的情緒、靈魂在我的作品裡,而樂儀也願意,令我們的作品變成集合咗兩邊的一些靈魂、很赤裸的一些東西,放在那裡,令到作品可能真的有種雙生兒的感覺。」

8 月,黃妍與 per se 於麥花臣場館舉行音樂會

療癒別人前,先療癒自己

選擇誠實地攤開傷口不容易,王樂儀形容那樣的歌曲就像是一份「同在」,「聽到首歌,(知道)原來有個人都是這樣想事情」。而對黃妍來說,她想做的一直是療癒人心的作品,遠在唸大學時有位相熟的台灣朋友離世,當時她寫了首歌在對方告別禮上播放,她表姐那時就形容,她的歌聲總能為人打開一扇窗。

她自此決定,以後都要用自己經歷過,或者有感受的東西去寫歌,「最初寫歌,有個好強烈的心,希望我的歌可以陪你,把開心放大,令不開心減半。」她慶幸一直記得初心,至今也仍然堅持,「完全無諗過個舞台可以去到幾大,有幾多觀眾。」過程其實也是自我療癒,「所有的作品,如果你需要感動其他人,首先一定要自己被感動。第一步一定要療癒咗自己先。」

文/丁喬
攝/Nasha Chan

Hair : Aki@The Attic
Makeup: Jessica Chan
Top : @togaarchives @ithk_hysan
Skirt : @jilsander @ithk
Styling by @stylist_kayp #madeink_style
場地提供:Blue Place Caf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